今天是: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介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院简介 >> 研究院介绍

研究院介绍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碳中和技术研究院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是在《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背景及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多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建的研究机构。研究院由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领军人才、鹏城学者特聘教授李正国博士担任院长,国际电工委员会温室气体工作组委员于湛博士任执行院长,特聘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巨东英教授、国家认证标准专委会主任委员陈伟教授任荣誉院长。研究院拥有一支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研究团队,团队的专业素质优秀,年龄结构合理,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90%,青年科研人员占比90%。研究院拟招聘特聘科学家3-5人,特聘科研骨干10-15人、企业高级工程师兼职5-10人、专职科研人员10-15人,科研助理10~15人,培养研究生10~20人。研究院设专家委员会,由特聘科学家及行业专家组成。研究院将围绕“双碳”国家战略布局,研究院着力开展四大方向的课题研究:1)“双碳”技术研究;2)大数据分析与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研究;3)电力系统“电-碳”耦合研究;4)电磁兼容(EMC)技术研究。

研究院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方电网云南分公司、哈工大低碳经济研究院、深圳市相关园林规划和管理部门等多家机构,在行业标准制订、碳核查追踪技术、碳资产管理思路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并成立了SAC/TC297温室气体标准工作组,为我国能源领域内的科技攻关与零碳城市的规划设计提供帮助与支撑。研究院未来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致力成为大湾区碳中和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基地。并将引领碳中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区域性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双碳技术研究方向

碳中和技术研究院始终围绕碳中和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前沿,瞄准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基础研发、产业服务四大方向,力争通过5年建设,打造国际领先的碳中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战略智库,构建碳中和领域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示范—产业促进为一体的系统体系,打通碳中和领域科技成果到企业转化落地的关键通道,全面提升碳中和领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功能齐全、技术指标国际领先的碳中和技术研发和国际交流平台,成为国家及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学研的领跑者。

目前主要研究课题包括:

1)生态循环模式的碳源及碳汇互动机制解析及优化调控策略;

2)区域电力系统碳排放结构变化、优化调度运行管理及电网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3)城市公园碳源碳汇结构变化、驱动机制及碳资产管理方案研究;

4)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循环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经济量化评估及影响机制;

5)杭州亚运会千岛湖赛区生态系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及生态价值评估。

2、大数据分析与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研究方向

双碳技术研究中,涉及到对碳排、碳汇等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围绕各种能源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并且研究院承担了深圳市大湾区“双碳”技能人才培养实践平台虚拟仿真系统开发工作,需要开发一套虚拟仿真系通用于人才培养的实践操作,有利于快速培养专业化的操作人员。该系统包括:碳交易虚拟仿真实践系统、碳核查虚拟仿真实践系统、碳汇管理虚拟仿真实践系统与能源管理虚拟仿真实践系统。研究生在开发这套虚拟仿真系统过程中,既能深刻理解双碳相关的知识与概念,又可以亲身参与到“双碳”工作的实践中。

目前主要研究课题包括:

1)碳交易虚拟仿真实践系统开发;

2)碳核查虚拟仿真实践系统开发;

3)碳汇管理虚拟仿真实践系统开发;

4)能源管理虚拟仿真实践系统开发。

3、电力系统“电-碳”耦合研究方向

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碳中性、碳中和气候目标,同时加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同性议题。我国积极宣示并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既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也体现了推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与担当。在我国,能源活动是CO2的主要排放源,相应排放量约占全社会CO2排放量的87%、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3%;其中电力系统是重要的碳排放部门(约占能源碳排放的40%),相应排放量约为4×109t。未来,通过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直接使用,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水平,可显著减少终端用能部门的直接碳排放。电力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碳减排的关键领域,电力部门将承担更大的减排责任,应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发展,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主要研究课题包括:

1)碳视角下的电力系统研究;

2)电—碳耦合下的区域电网优化调度仿真研究;

3)配电网低电压末端精准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4)基于有限电压监测数据采集及信号提取算法研究;

5)带电指示器的开关柜/环网柜局放规模化检测技术研究。

4、电磁兼容(EMC)技术研究方向

交通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行业,实现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近零排放的电动汽车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中和背景下,发展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电动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所带来的电磁能量辐射,一方面可能会产生电磁噪声,引发车内电子控制设备的误动作从而影响安全驾驶;另一方面,当驾乘人员暴露吸收值达到一定强度时,必然损害健康。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检测(EMC)问题已经成为汽车电气化和网络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而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电磁兼容(EMC)技术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目前主要研究课题包括:

1)电磁环境辐射与人体生命健康研究;

2)基于人体健康的电动汽车驾乘空间电磁环境仿真与试验研究;

3)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的屏蔽效能研究;

4)宽带圆极化互补源天线的研究与设计。